小米有品严选模式(网易严选和小米有品的区别)

  • 时间:
  • 来源: 网络

小米

有品2017年4月正式上线,原名小米有品,是从小米智能家庭事业部孵化出来的项目,由小米生态链副总裁高自光负责操盘,模式与严选相似,不同之处在于其开设了第三方平台,通过招商审核的第三方制造商,可以在有品上售卖自己产品,上线时有500SPU(StandardProductUnit,标准产品单位,是一个商品集合,该集合描述了一个产品的特性,通俗的讲,属性值、特性相同的商品可以称为一个SPU),目前月1000SPU,其第一年目标是30亿—40亿GMV。

有品与小米商城、米家商城组成小米电商的“铁三角”,后二者是小米手机、智能终端设备及小米生态链上的产品线上销售渠道,有品正好形成互补,为第三方商家,特别是3C数码、家电、家居等之外品类商户提供在线甄选购物渠道,流量主要来自小米粉丝。

于有品而言,小米爆款策略会作为选品及营销的侧重点,智能产品销售占比高。有品采取自营+第三方策略,虽然第三方“生活杂活”类产品有可观的毛利,但购物体验、品质稳定性难以把控,如果出现消费者负面影响,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有品平台,所以在第三方商家开放程度上,有品对速度、尺度有所节制。

小米有品实际脱胎于小米生态链,是为了生态链的销售而产生的一个商城,与有网易的严选相比,有品的sku更小,同样类型的商品一般只有一款,偶尔会有两款,但是小米相对于有品来说,对于商品的控制能力更强,规划能力也更强。严选与生产设计者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商务合作下的互惠互利,而小米对于生态链企业普遍采取投资参股的做法。

另一个优势在于因为在物联网上起步较早,小米有品的产品更加偏向于网络连接,杂货铺的杂货是会通过中枢而共享信息的。简单的说网易严选更偏向于家居,而小米更青睐于家电。